杨澜是从小很崇拜的一位女性,优雅、知性、独立而温柔。女性其实是一个矛盾体,有时候很难拿捏独立和强势之间的分寸,而杨澜却在其间行走而游刃有余。
最近终于有时间整理书架上积累多年的书籍,大部分都是还没读完就束之高阁的,找出来杨澜的这本《世界很大 幸好有你》,其中的书页已有些泛黄。
杨澜用通俗的语言讲述了她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悟,包括她的家庭生活、主持的经历、慈善工作的经历以及人生感悟。我可能只读懂皮毛,但也略有感悟。
杨澜描述采访王光美女士的这一段,我感受颇深,被光美女士的豁达与平和所感动。
在那个动荡的年代,她的爱人、亲人和自身所承受的非人的折磨,怎么可能说忘就忘,说放就放。可面对如此不堪的过往,她只有一句:“好了,都过去了。”
对光美女士来说,是的,无论的辉煌气派的日子,还是落难无助的日子,都已经过去了。她选择了平静地面对过去,放下痛和恨,怀着平和的心情度过余生。
惊涛骇浪终褪去,归于平静的粼粼波光和落霞,很美。
杨澜在书中探讨了幸福力。这是我比较感兴趣的概念。
她提出了人们对幸福的三大误区,我太赞同了:
①忽视自己已经拥有的,重视自己尚未得到的;
②以当下的欲望设想未来的需求;
③以表面现象评判别人的幸福。
把握当下的幸福,把握所拥有的幸福,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轻易做到的。物欲横流的社会和信息爆炸的时代,人们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,对很多自己未曾涉及的领域或者未曾得到过的物质欲望蠢蠢欲动,却往往忽视了自己所拥有的一切。
我们常常会有一种猜想,那就是别人过得都比我好,或者别人过得不怎么样。这是用自己对幸福的标准给别人的生活下定义,又或者以表面现象作为评价权衡他人价值观的标准。而其实幸福力是一种主观的能力,一个人过得好不好,幸不幸福,并不是单靠表面现象就能下定论的。有些人善于感受幸福,一点点小收获便可开心半天;而有些人不善于感受幸福,拥有再多也不能使其眉心舒展。
杨澜说,“心理学家们曾长期追踪那些突然中了彩票,或者在意外中造成终身残疾的人,研究发现,在这些外部事件发生后的六个月内,这些人的情绪的确受到很大影响,或欣喜若狂,或沮丧痛苦。但六个月以后,原先幸福感强的人还会快乐,原先幸福感弱的人还是不开心,外界带来的对情绪的冲击渐渐变小了。似乎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’情绪原点‘,不管遭遇怎样的大悲大喜,随着时间的流逝,情绪最终还是会回归到这个原点。”
真后悔当时没有抢到幸福心理学这门选修课,对于善于感悟幸福这种能力过于轻视了,殊不知人终其一生所做的所有努力,都是为了提升幸福感。幸福力强的人,无论何种人生形态,都能过得有滋有味,真是让人心生羡慕。
最近能让我感受最深的幸福,就是咕噜喝下一大口麦当劳的可乐。?
评论列表(3条)
确实如此…成年人的世界容易忘记快乐的初心
幸福来之不易,珍惜眼前人
@海边吃瓜的Iris:?